导读
有的家长说:小学一年级孩子基本不用管,随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让孩子自己学就好了。其实不然。一二年级,是孩子学习态度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小学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点固然是小学阶段里最少的、最浅显的,孩子不用费特别大的力气就能学会。但是,孩子之间拉开的差距岂是试卷上的数字就能全部展现出来的?
小学六年,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是孩子极其依赖父母的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能够让家长的努力产生事半功倍之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级这个阶段了,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学校老师心目中的形象,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特点的形成。
三四年级:是孩子由依赖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强的转型时期,会开始主动积极地接收知识,很多机智的表现,会不时地让父母惊叹。俗话说三年级是道坎!
五六年级:是孩子自主、全力吸收知识的时期,我们发现,这时候我们口头上能教给他们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作为家长,在这个阶段能做的,也就是多给孩子提供优良的学习空间与条件,借助书本给孩子传递丰厚的知识。
一二年级为什么要抓?
今年准备上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暂别了任情任性、恣意玩耍的幼儿园,进入严肃规范的小学校园,开始校园生活,不适应是必然的。
这个时候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是小学学习中最少的、分量最轻的,这时候应该让孩子拥有自由的空间,等到关键时刻再抓一把也不迟。对于这种看法,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师往往无言以对,只能以”呵呵“应对。
这类家长到了三年级大多会有一个共同感叹,孩子的很多或好或不好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很多时候已经不再听家长的话了,这时候再下决心要紧跟孩子,往往付出的是比别人多很多倍的努力,还不见得有效。
为什么会这样?
从前面我们知道:一二年级,是孩子极其依赖父母的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以及大脑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
如此看来,能够让家长的努力产生事半功倍之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级这个阶段了。相信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我们都应该能时刻感觉到孩子对我们的依赖,孩子很听父母的话,觉得父母说的就是真理,所以尤其是在生活中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极其重要,需小心地言传身教。
而在学习中,一年级作为孩子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个转型期,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学校老师心目中的形象,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特点的形成。很多低年级的孩子,因为父母的不重视,没有及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喜欢打岔、不爱抬头、不懂得听课等表现,从而在开学后的第一次考试就出现不理想的结果,看到老师对优秀学生的表扬与称赞,孩子开始变得不自信,变得内向起来,而这种不自信一旦形成,将很难更正。所以,家长老师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学习方法,让孩子获得学习的动力,使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都说万事开头难,一二年级家长如果抓的好,孩子以后会越学越轻松,爸妈会越管越轻松,很快就完全不用管。这个阶段如果家长不重视,懈怠了,会毁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整个人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一二年级家长该帮孩子抓什么呢?
记得曾有几十年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告诉我,学习的奥秘就是: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
● 抓学习态度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在这个时候,孩子的学习态度却是最重要的。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学习态度端正的人,往往学什么都能学的比别人快、比别人好,比别人牢。
家长“孩子随便学学就会,不用太努力”的想法,肯定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是认真努力的还是敷衍应付的?在上学初始就树立的学习态度,会严重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乃至生活。
开始上学是随便学学学习态度的孩子,在三年级及以后知识点更多更难的时候会自动转化成认真学学吗?不用思考,诸位家长也能明白答案是否定的。
一二年级知识点比较少,学起来比较简单,所以有精力的孩子课外时间可以不用花特别多的功夫在学习上,多发展些其他兴趣。但学习态度必须端正,不能随便学学。
● 抓学习习惯
小学一二年级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
孩子在学习习惯方面的差距已经悄悄拉开。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刚上学的孩子还是一张白纸,如果不注意好习惯的培养,可能就会慢慢养成很多不良习惯,这些可能对今后的学习起到重大的影响。
如果家长此时盯紧一些,把习惯培养好,以后就轻松了。如果家长此时偷懒,将来需要数倍的精力来弥补、修正、偿还。
所以此时家长要重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和独立阅读思考的习惯等等。
● 抓学习思维
达尔文说过:“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
掌握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孩子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内孩子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就养不成习惯,养不成习惯就形不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归根结底,还是要孩子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学期的课程都是在为更高年级的学习打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又怎能在你想追的时候追上去?
有一句很霸气的诗:“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有人说过:
给孩子十本书,不如给他一本好书;
给孩子十本好书,不如给他一种学习的方法;
给孩子十种学习的方法,不如给他一个可以和他分享学习的朋友。
1. 100题国语看图造句 (适合一至三年级)(备有参考答案)
2. 80题国语动词练习题(适合一至三年级)(备有参考答案)
3. 100句英语看图造句习题(适合一至三年级)(备有参考答案)
4. Super Minds Book 1词汇习题(适合一和二年级)(备有答案)
5. 100 题华语低年级形似字练习题(适合一至三年级)(备有答案)
6. 120题华语构词练习题(适合一至三年级)(备有答案)
7. 200 题国语造句 (适合四至六年级)(备有参考答案)
8. 50题英语模范作文(适合四至六年级)
9. 400 题英语成语(适合四至六年级)(备有华语意思)
10. 500 题英语谚语(适合四至六年级)(备有华语意思)
11. 60题国语谚语和成语看图习题(适合四至六年级)(备有参考答案)
12. 100题华语模范作文(适合四至六年级)
13. 100 题华语高年级形似字练习题(适合四至六年级)(备有答案)
1. 100 Soalan Bina Ayat Berdasarkan Gambar (BM)
(Suitable for Standard 1 to Standard 3 students with answers provided.)
2. 80 Soalan Latihan Kata Kerja (BM)
(Suitable for Standard 1 to Standard 3 students with answers provided.)
3. 100 English sentenc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icture. (English)
(Suitable for Standard 1 to Standard 3 students with answers provided.)
4. Super Minds Book 1 Vocabulary Exercises (English)
(Suitable for Standard 1 and Standard 2 students with answers provided.
5. 100 Chinese Shaped Word Exercises (形似字)
(Suitable for Standard 1 to Standard 3 students with answers provided.)
6. 120 Chinese Word Formation Exercises (构词)
(Suitable for Standard 1 to Standard 3 students with answers provided.)
7. 200 Soalan Bina Ayat (BM)
(Suitable for Standard 4 to Standard 6 students with answers provided.)
8. 60 Soalan Peribahasa Berdasarkan Gambar (BM)
(Suitable for Standard 4 to Standard 6 students with answers provided.)
9. 50 English Model Essays
(Suitable for Standard 4 to Standard 6 students.)
10. 400 Idioms English
(Suitable for Standard 4 to Standard 6 students with Chinese meaning.)
11. 500 Proverbs English
(Suitable for Standard 4 to Standard 6 students with Chinese meaning.)
12. 100 Chinese Model Essays (华语作文集)
(Suitable for Standard 4 to Standard 6 students.)
13. 100 Chinese Shaped Word Exercises (形似字)
(Suitable for Standard 4 to Standard 6 students.)
资料来源